对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姓氏专家袁以达认为,中华民族万姓,追根溯源都出于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之人道,伏羲氏是中华民族文明之根、万姓之根和科学之根。他指出,伏羲氏是比炎黄二帝更早的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伏羲时代以龙命官,以龙为尊,中华民族有了“龙的传人”之称,伏羲氏也被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河南省社科院考古所研究员张新斌认为,伏羲与中国其他古帝单一的贡献相比,其贡献是综合的,更为系统。为实行男女对偶婚制度,他先定姓氏,以防止乱婚和近婚。他首创中国最古老的风姓,并以所养动物为姓,或以植物、居所、官职为姓,使中华姓氏自此起源,绵延至今。周口作为伏羲和女娲的重要活动地,同时也是中国姓氏的起源地。
据了解,中国历史上曾使用过的姓氏有一万多个,现在常用的姓氏有三千多个,其中直接源于周口的大姓有李、陈、王、孙、胡等一百多个。
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太昊伏羲开创了中华民族的姓氏之源,实现了远古先民从愚昧向文明的跨越。伏羲之后,中华民族虽经数千年的历史演变,但姓氏像血脉一样,牢牢维系着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伏羲与中华姓氏文化研讨会是即将举行的首届中国姓氏文化节的重要活动之一。首届中国姓氏文化节是由中国文联、中国侨联、全国工商联和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共同主办的,将于十月十七日至十九日在河南周口召开,目前各项工作正在紧张筹备之中。 结束语:看到天下易姓人对争议易氏起源和重、亮、俨优等祖系的共祖那么激烈,我想,我们易姓人要胸怀广阔纳天下易姓人,求同存异,不要那么点小事争论不休,有什么问题解决不了,历朝历代我们易姓人没有开国王帝、没有很大的大官、没有大富商,是不是和我们心胸不够开阔有关呢?以上转载《万姓同根,中华一脉》文章供大家参考,给我们易姓人的启示:易姓人祖先发源“宗开易水、毓秀太原”虽有争议,但“万姓同根,中华一脉”根在太昊伏羲为龙的鼻祖,中国人都是龙【太昊伏羲】的子孙 ,易姓起源是炎帝后裔,还是黄帝后裔都有争议,我们易姓就尊太昊伏羲为鼻祖;重、亮、俨优等祖系的共祖是不是易雄将军有异议,我们易姓可改尊镇南将军易洸为重、亮、俨优等祖系的共祖啊!在江西易洸将军墓地和易洸将军驻守地宜春搞个易洸将军纪念馆来凝聚天下易姓人,天下易姓人都要顾全大局,以团结为重,大方气量笑纳乾坤,天下易姓肯定开始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