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中华包氏论坛、团结姓氏兄弟、振我家声、兴我中华!
中华万家姓 >> 中华包氏论坛 >> 包氏名人 >> 浏览主题 版主
 
 文化古迹   统谱进展   著述辑录   随便聊聊   新闻公告   源流支派   宗谱撰修   包氏名人   包氏企业   捐赠功德   字辈探讨  全部分类
  主 题: 消息转登,奇文共赏 已阅:2478 / 回复:5(楼主)

温州、丽水400名包氏后裔冒雨祭扫驮公墓
                            
                    作者:包学冠 包细军   
                                 发布于:2015-5-4 15:54:53   

中华包氏宗亲会:温州、丽水400名包氏后裔冒雨祭扫驮公墓
                温州、丽水400名包氏后裔冒雨祭扫驮公墓
    
    本站温州讯:4月20日,温州、丽水近400位包氏后裔冒雨到景宁祭扫驮公墓,热闹场景史无前例。
    这次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祭扫驮公墓?一是因为有浙江省景宁、泰顺、文成的包氏的老宗谱记载说驮公是包拯公的十七世祖,驮公直系后裔,年年派代表参加,今年比过去人数增加。二是因为景宁文史方面也据此宣扬驮公是拯公的17世祖,当地参观的人也比过去增加。三是因为丽水市的包氏分会听有“驮公的四世孙恭公的长子迁居松阳”之说,特地派代表前来核对宗谱和扫墓。四是因为去年刚成立的温州包氏联谊会,在包连益会长的安排下,组织了有几十人参加的彩旗队和鼓乐队等。五是因为温州各地相互来往的包氏宗亲,从四面八方赶来参加。
  参加这次祭奠的除了驮公的直系后裔外,还有世界中华包氏宗亲联合总会会长浙江分会会长包晓务、浙江分会副会长包宗文、龙泉市常务副市长包新华、温州包氏联谊会会长包连益等。
    祭奠以后,他们绕城一周,回宾馆用餐,一共坐了38桌。
                               (包学冠、包细军 2015.4.28)


附件:驮公是包拯公的十七世祖的来历:
    
   一、浙江省景宁、泰顺、文成的包氏的老宗谱记载:楚申包胥……汉时大鸿卿讳咸(居会稽包山)……晋吏部尚书讳宽(居润州丹阳后渡江居东海们杨沙坑)……至廿九公讳驮(避隋乱,大业二年迁居东括芝田沐鹤溪,为景宁一世祖,墓在沐鹤溪西畔的崇山下)----二世八儿—-三世源—-四世恭(长迁松阳、次迁永康、三、四迁延陵)宽—-五世庠、序—-六世豪(序长子)、融(序次子)--七世聚(豪子)、何、佶(均为融子)----八世瑶玉----九世条(官拜员外郎)----十世全(长溪县令,库村始祖)----十一世福----十二世瞿----十三世英、盈、赠---十四世昭、政、廿八(盈子)---十五世八、忠、添(政子,行十一,字公助,迁居庐州合肥县包山,孝肃即其后也)……
    二、浙江省文成县桂山凤狮《包氏宗谱》开头第三页,有大清嘉庆八年(1803)庠生朱存德撰写的《包氏分郡记》的记载:“大凡封姓郡,各有由来,或因任所,或即里居,虽所封各异,而追其本始,朔其原由,则固无不同也。兹谱旧序虽多,而合肥之分郡,盖并未言及。盖以考核之未详故也。余于乾隆丙午修葺库村包氏宗谱,阅其旧序,系全公自越州会稽徙居其地,会聚一族。余曾录之所云。有曰:包氏定郡,始于上党,即唐长溪知县全公,尚仍旧郡,亦未之改也。迨至宋添公,自温泰邑三都库村,徙居庐州合肥,三世孙拯公乃分郡合肥。考之旧谱,恬公(包恬,泰顺库村人,宋嘉定丙子(1216)举江南永州教授)尝记之曰:余于嘉熙二年戊戍(1236)春,欲修宗谱,因读旧谱支,始知孝肃公虽居庐州合肥,乃添公徙之也。而孝肃公是全公的八世孙矣。与侄太初京试,竟造其庐,讲明宗谱世系,南北虽异,其地而要之同一根柢也。核此,恬公之记载而合肥之所由来,不大彰明较著哉。”这八百年前的纪录,不能不说是个历史的见证。

       (此文转载于《包氏宗亲网》,照片四张略)


作者:广播站 (2015/5/4 20:26:10)   回复此贴
  回复:消息转登,奇文共赏 第 1 楼

包驮公墓碑文字介绍

包驮公墓碑正面字样:
                          
                            
                            
                                      包
                                              
                            包                 包
                   公       驮        驮       拯
                   元       公                 公
                   二                          前
                   零    瑞文景泰     公       十      
                   零    安成宁顺              七
                   八                          世
                   年                          祖
                   三    安江平乐
                   月    徽苏阳清     之
                   三
                   日       后
                   吉       裔        墓
                   时       敬
                            立

                    
包驮公墓碑背面石刻全文如下:

    包驮公字宏模,于梁朝敬帝末年(557) 由丹阳(今江苏镇江)迁居青田沐鹤溪西畔崇山下(今景宁县鹤溪镇金仙寺)。公于隋大业六年四月二十五去世,大业八年十二月甲寅日合厝于金仙寺大殿后,坐辛向乙。
    驮公次子乳名八儿,尚释道乐施。唐贞观元年春夜时,闻钟声梵语。一日遇僧募化住基址,遂允于是年之秋九月十六改屋为庵,曰崇山庵。因思父,家庙覆建于此,一为寺庵,一为墓庵,将田产一百八十四亩及近庵园地山场施舍入庵,招僧修持并奉田亩香灯,后于宋咸平元年改庵为寺,曰金仙寺。
    驮公子孙德泽绵绵,繁荣昌盛,衍及江、浙、闽、赣、皖诸省,数以近百万计,且名人辈出,如融、何、佶、全、拯等公,彪炳青史,万古流芳。其中驮公的第十七世孙包拯一生刚正不阿,清正廉明,铁面无私,世人对他有包青天的美誉。由于包驮公墓和金仙寺年久失修,历经沧桑,现只留遗址。今有驮公后裔凭借包氏谱牒及图,寻根访祖,特在墓址建立此碑,以志永念。

                            包驮公之后裔立

                              公元二OO八年四月八日。


作者:广播站 (2015/5/4 20:44:18)   回复此贴
  回复:消息转登,奇文共赏 第 2 楼

《讀後感》:人雲亦雲我亦雲,以訛傳訛我也訛; 靈魂教師心扭曲,如此文章肅欤俗?

作者:包先真 (2015/5/8 22:56:24)   回复此贴
  回复:消息转登,奇文共赏 第 3 楼

问包祖伟先生:这里,包学冠先生表现了怎样的高风亮节?

作者:也聊聊 (2015/5/12 16:05:45)   回复此贴
  回复:消息转登,奇文共赏 第 4 楼

景宁、泰顺、文成的包氏的老宗谱记载:孝肃公虽居庐州合肥,乃添公徙之也。而孝肃公是全公的八世孙矣。像这样的记载,我认为最好不要武断认为一定是错的,还是应该好好的研究,因为包公的身世,现在也没有很清楚的记载,比较可靠的墓志铭,也仅仅记述了他的祖父,所以,以前几代是如何传承下来的,还需要按老谱记载进行综合分析。采取戴帽子的方法,是非常不公正,也非常不文明的行为!

作者:包祖伟 (2015/5/27 10:47:30)   回复此贴
  回复:消息转登,奇文共赏 第 5 楼

包拯是馱公的17世孫之説,很值得硏討.另外,包浩(金華包氏先祖)是包拯之父和包羡(諸暨包氏先祖)是包拯之子的問题也值得硏討.敬請浙江包氏各宗支的賢達們厘清老譜,使之無訛無错,還包公之清白,勿使子孫後代再受蒙悠.

作者:包先真 (2015/5/30 21:06:43)   回复此贴
当前总数:5 每页5条 当前1/1页 [1 


目前不允许游客回复,请 登录 注册 发贴.


当前在线:共26人 会员0人。列表: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  游客查看全部(26)位游客 +
本论坛网络实名:中华包氏论坛  执行时间:1,843.8 毫秒
本论坛内容纯属发表者个人意见,与 中华包氏论坛、中华万家姓网立场无关
Copyright by www.10000xing.cn   中华万家姓   天驷文化
Powered by TSCC fangshuang Design